当前位置:知百科 > 百科2 > 位置效应的提出与发现

位置效应的提出与发现

  • 发布:2024-04-11 02:36   

位置效应的提出:

基因由于变换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从而改变表型效应的现象。位置效应的研究对于了解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
位置效应的发现:

美国遗传学家A.H.斯特蒂文特根据黑腹果蝇棒眼突变型的研究结果,于1925年提出了位置效应概念。此后在果蝇的白眼、黄体等突变型,在月见草的萼片色和花瓣色、玉米籽粒的斑点,以及在小鼠的皮毛色等性状上都先后发现位置效应现象。美国学者E.B.刘易斯于1950年把位置效应分为稳定型和花斑型两大类型。


阅读全文阅读全文

猜你喜欢

精彩推荐

站点公益运营,需要您的支持,恳请扫码打赏下我们,祝您全家身体健康!